贝利著 春雨译:无护照西藏之行 1983版 PDF下载
书名:无护照西藏之行
作者:贝利著 春雨译
出版:西藏社会科学院资料情报研究所编印
日期:1983版
页数:249页
价格:10元
联系:2113845641(微信和QQ同号)
“无护照西藏之行”通常指的是1913年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员贝利(F.M.Bailey)的一次探险活动。以下是对这次探险的详细介绍:
一、背景与目的
探险者身份:贝利,全名弗雷德里克·马什曼·贝利(Frederick Marshman Bailey),英军中校,同时也是英国情报官员,曾参与过英俄在喜马拉雅山地区的大博弈(The Great Game)。
秘密使命:贝利此行并非单纯的探险或旅游,而是背负着英印政府(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政府)外交大臣麦克马洪爵士指派的秘密任务。他的任务是了解藏东南的地理资料,以便麦克马洪根据种族和地理情况在地图上对中印边界进行“修改”。
二、探险路线与过程
出发与路线:1913年,贝利从印度一侧出发,经现在的藏南印占区墨脱县的丹巴河谷,翻过崩崩拉山口,进入西藏墨脱及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探险伙伴:贝利雇了几个挑夫做向导,并与英属印度测量局的一个测量员摩斯赫德(H.T.Morshead)一起徒步开始了探险。
行进路线:他们经墨脱金珠宗(现在的墨脱县格当乡)北上,到达墨脱,然后沿着雅鲁藏布江河谷往西走,经现在的西藏隆子县边境实控区扎日,进入错那县,再经以贝利名字命名的“贝利小道”到达现在的门域印占区西卡门县首府邦迪拉,经德让宗又北上达旺,最后经不丹返回印度。
探险成果:贝利在探险过程中获得了大量关于藏东南地区的地理资料,这些资料对后来的中印边界争端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探险的影响与后果
麦克马洪线的划定:贝利回到印度后,将获得的地理资料交给了麦克马洪。麦克马洪根据这些资料在喜马拉雅南坡划了一条弯弯曲曲的红线,即“麦克马洪线”,将印度东北边界从喜马拉雅山山脚推到了喜马拉雅山的山脊,向北推移了一百多公里,9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被划到了印度一方。
中印边界争端:麦克马洪线是非法的,当时的北洋政府根本不会答应。然而,麦克马洪与西藏代表私下交易,用武器和弹药等条件诱使西藏地方政府承认了麦克马洪线。这条边界线至今仍是中印两国之间的一个争议点。
四、探险的意义与评价
地理探险价值:贝利的探险活动对于了解藏东南地区的地理风物具有重要意义,他的旅行随笔《无护照西藏之行》至今仍被去西藏探险的人奉为经典。
历史争议:然而,贝利的探险活动也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和争议性。他的行动背后是英印政府的领土野心和扩张计划,给中印两国带来了长期的边界争端和冲突。
综上所述,“无护照西藏之行”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争议的探险活动。它不仅揭示了藏东南地区的地理风貌和人文风情,也反映了当时国际政治格局的复杂性和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