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史资料:卢沟桥抗战记事 PDF下载

2025-01-08 / 82

书名:卢沟桥抗战记事

作者: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

出版:时事出版社

页数:117页

价格:10元

联系:2113845641(微信和QQ同号)

 

卢沟桥抗战记事,即关于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的详细记载。以下是该事件的详细介绍:

 

一、事件背景

 

地理位置:卢沟桥位于北平(今北京)城西南约15公里的永定河上,既是南下的要冲,又是北京的咽喉要道,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货物集散地。史料记载,自金代开始,中原腹地进京皆要在卢沟桥停留,为京师进出中原腹地的必经之路。

军事战略:宛平城建于1640年,是捍卫北京城的军事要塞。日军一旦占领卢沟桥,北京就会陷入危险,华北也将唾手可得。

日本侵略计划:日本早在明治维新时期就制定了以中国、朝鲜为主要攻击对象的“大陆政策”。自1931年占领中国东北后,日本为进一步发起全面战争,陆续运兵入关,企图占领华北。

 

二、事件经过

 

军事演习与挑衅: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

日军诡称有一名士兵在演习时“失踪”(实际上那名士兵是去上厕所并在随后不久归队),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

中国守军第29军拒绝了这一无理要求。

冲突爆发:

日军随即向卢沟桥一带开火,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

中国守军第29军37师219团予以还击,揭开了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

战斗过程:

7月8日早晨,日军包围了宛平县城,并向卢沟桥中国驻军发起进攻。中国驻军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官兵奋力反击。

日军在同一天内连续进攻宛平城三次,均遭到中国守军的英勇抵抗。

守军与日军浴血搏斗,甚至在没有子弹的情况下,抡起大刀与日军展开肉搏战。

后续发展:

七七事变后,日本内阁会议提出“事件不扩大,就地解决”的方针,但随后大批调兵向中国军队进攻。

中国军队在坚守卢沟桥的同时,全国各界也报以热烈声援。

七七事变标志着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也揭开了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

 

三、事件影响

 

政治影响:七七事变后,中国政府和军队开始全面抗战,全国各族各界人民热烈响应,抗日救亡运动空前高涨。

军事影响:七七事变后,中国军队在卢沟桥等地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虽然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也为后续的抗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历史意义:七七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也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开始。它彰显了中国人民的英勇无畏和爱国主义精神,也为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背景。

 

综上所述,卢沟桥抗战记事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一段重要的历史事件,它标志着中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也揭开了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序幕。

 

在线客服
  • 销售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