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物鉴赏编委会编:元代瓷器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2005版 PDF下载

2025-01-08 / 75

书名:元代瓷器

作者:北京文物鉴赏编委会编

出版: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日期:2005版

页数:107页

价格:10元

联系:2113845641(微信和QQ同号)

 

瓷器工艺在元朝有非常重要的发展,可以说是中国陶瓷史发展的转折点。这个时候传统窑址的生产并没有完全停顿,但产品质量较粗犷。这时候比较重要的是景德镇的崛起。景德镇这时候烧制成功新的品种的瓷器、青花,成为后来明清的主要瓷器品种。因而完全改变了中国瓷器的生产面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个时候由于外销需求的增加,生产规模普遍扩大,大型器物增多,烧造技术更加成熟。首先我们来了解传统瓷窑在元代的发展、生产情况。

 

元代瓷器在我国陶瓷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下是对其的详细介绍:

 

一、历史背景

 

元朝的建立结束了我国南北分裂的局面,为瓷器的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

对外交通的拓展使得元代瓷器受到了西亚、中亚等地陶瓷技艺的影响,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主要窑口及瓷器品种

 

景德镇窑

青花瓷器:是元代景德镇窑的代表作,以进口青料苏麻离青制作而成,呈色浓艳深沉,带有紫褐色或黑褐色斑点。元青花制作根据时间大致分为延祐期、至正期和元末期三个阶段,其中又以“至正型”为最佳。其器型豪放、青料浓重,总体风格气势磅礴。所绘图案构图严谨、笔法工整、描绘细致,装饰纹样主要有松梅竹莲、龙凤鹤鹿、人物花鸟、卷草锦地等。此外,历史故事也风行一时。

釉里红瓷器:是元代景德镇窑的另一重要发明,以铜红为着色剂,经高温在还原气氛中烧成。釉里红瓷器烧造难度大,传世较少,所以十分珍贵。

卵白釉瓷器:也称“枢府窑器”,相传是为元朝官府枢密院的定烧器,有些器物上有“枢府”字样。卵白釉的特征是釉层较厚,呈失透状,色泽如鹅蛋白,它的出现为明代永乐甜白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钧窑

钧窑在元代继续生产传统陶瓷品种,其产品釉色肥厚圆润,器形圆壮,带有明显的汉文化特点。主要釉色有天蓝色和月白色,带玫瑰紫色红斑的较少。典型器物有钧窑天蓝釉折沿盘、钧窑月白釉双耳三足炉等。

磁州窑

磁州窑在元代主要烧制白釉黑花器,产品具有硕大、浑圆、厚重的特点。大盆、大罐、枕是主要产品,云龙、云凤、云雁、鱼藻为常见的纹饰。典型器物有磁州窑白地黑花云凤纹四系瓶。

龙泉窑

龙泉窑在元代继续烧造青瓷,但已无法烧出南宋时期的梅子青色。为弥补青瓷呈色的不足,元代龙泉窑青瓷常采用模印、贴塑、镂雕等工艺手段作装饰。典型器物有龙泉窑印龙纹青釉盘、龙泉窑青釉净瓶等。其中,荷叶盖罐是元龙泉窑的典型器,也是元统治者极力推崇的吉祥器物。

 

三、元代瓷器的特点

 

器型:元代瓷器器型通常厚重饱满,瓶、罐等器下腹和胫部清瘦,盘、碗体大而圈足小,给人头重脚轻的感觉。此外,还出现了许多具有宗教色彩和民族特色的器型,如僧帽壶、多穆壶、高足杯等。

胎釉:元代青白瓷的胎子很白,坚致细密,胎体较厚;施釉略厚,白中透青,不透明。元代白釉瓷数量不多,但制作精细,胎子极细白坚致,施釉亦厚,白中泛青似鹅卵,润如堆脂。

装饰:元代瓷器的装饰方法多样,有刻、划、印、堆塑、点彩、镂雕等。纹饰题材广泛,包括云龙、龙凤、花卉、缠枝莲、卷草以及人物花鸟等。

 

四、元代瓷器的影响

 

对后世瓷器的影响:元代瓷器为明清两朝制瓷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特别是景德镇窑的青花和釉里红瓷器,对后世瓷器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对外交流的影响:元代瓷器的大量出口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对一些国家的宫廷上层社会在日常生活、文化艺术等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东非的伊斯兰教地区,景德镇青花瓷和龙泉青瓷被镶嵌于宫殿、寺庙或其他纪念性建筑上,视同珠宝。

 

综上所述,元代瓷器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制瓷技艺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线客服
  • 销售热线